Welcome! 登入 註冊
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

Advanced

Change History

Message: 讀新聞「全球10大資訊業 臺灣四企業入列」有感

Changed By: HP
Change Date: May 31, 2009 02:21AM

讀新聞「全球10大資訊業 臺灣四企業入列」有感
看了這則新聞,著實有一些感觸,但又說不太出來。

雖然 BusinessWeek 這個<a href=http://bwnt.businessweek.com/interactive_reports/it100_2009/index.asp?sortCol=rankid&sortOrder=1&pageNum=1&resultNum=100>排名</a>裡面有著很重的財務考量,也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讓排名有很大的洗牌,不若以往「看起來」那麼有代表性。

我還是覺得是很難得的。

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 2005 年對台灣寫的一篇「封面故事」(International Cover Story)「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magazine/content/05_20/b3933011.htm>Why Taiwan Matters</a>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章,甚至有種欣喜光榮感。從一個外國人、外國媒體的眼光中,閱讀自已的國家、自已國家的科技與產業,而同時是稱贊的態度描述。那種感覺是很特別的。

這篇文章的起頭像是有小說般的鋪陳,「順著台灣的孫逸仙高速公路,在短短的70公里中,從內湖、台北到新竹,你可以看到台灣的高科技的發展與密集」。「裡面有生產 iPod 與 Macs 的ASUSteck (華碩),有全世界最大的......,有「這個星球上」最大的......」*。

裡面甚至有一段提到:
"In Taiwan, people say the U.S. understanding of outsourcing is backward," says Victor Zue, co-director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&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at MIT. "It feels more like the Taiwanese are outsourcing marketing and branding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."
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外包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Infotech100 Taiwan 相關文章:
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technology/content/jun2004/tc20040615_7392_tc058.htm>Taiwan's Info-Tech Triumphs, BusinessWeek, June 15, 2004.</a>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<a href=http://www2.ee.ntu.edu.tw/~b87020/index.htm>李務熙</a>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
Changed By: HP
Change Date: May 31, 2009 02:09AM

讀新聞「全球10大資訊業 臺灣四企業入列」有感
看了這則新聞,著實有一些感觸,但又說不太出來。

雖然 BusinessWeek 這個<a href=http://bwnt.businessweek.com/interactive_reports/it100_2009/index.asp?sortCol=rankid&sortOrder=1&pageNum=1&resultNum=100>排名</a>裡面有著很重的財務考量,也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讓排名有很大的洗牌,不若以往「看起來」那麼有代表性。

我還是覺得是很難得的。

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 2005 年對台灣寫的一篇「封面故事」(International Cover Story)「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magazine/content/05_20/b3933011.htm>Why Taiwan Matters</a>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章,甚至有種欣喜光榮感。從一個外國人、外國媒體的眼光中,閱讀自已的國家、自已國家的科技與產業,而同時是稱贊的態度描述。那種感覺是很特別的。

這篇文章的起頭像是有小說般的鋪陳,「順著台灣的孫逸仙高速公路,在短短的70公里中,從內湖、台北到新竹,你可以看到台灣的高科技的發展與密集」。「裡面有生產 iPod 與 Macs 的ASUSteck (華碩),有全世界最大的......,有「這個星球上」最大的......」*。

裡面甚至有一段提到:
"In Taiwan, people say the U.S. understanding of outsourcing is backward," says Victor Zue, co-director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&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at MIT. "It feels more like the Taiwanese are outsourcing marketing and branding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."
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外包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Infotech100 Taiwan 相關文章:
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technology/content/jun2004/tc20040615_7392_tc058.htm>Taiwan's Info-Tech Triumphs, BusinessWeek, June 15, 2004.</a>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<a href=http://www2.ee.ntu.edu.tw/~b87020/index.htm>李務熙</a>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
Changed By: HP
Change Date: May 31, 2009 02:05AM

讀新聞「全球10大資訊業 臺灣四企業入列」有感
看了這則新聞,著實有一些感觸,但又說不太出來。

雖然 BusinessWeek 這個<a href=http://bwnt.businessweek.com/interactive_reports/it100_2009/index.asp?sortCol=rankid&sortOrder=1&pageNum=1&resultNum=100>排名</a>裡面有著很重的財務考量,也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讓排名有很大的洗牌,不若以往「看起來」那麼有代表性。

我還是覺得是很難得的。

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2005年寫的一篇文章「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magazine/content/05_20/b3933011.htm>Why Taiwan Matters</a>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 2005 年對台灣寫的一篇「封面故事」(International Cover Story)「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magazine/content/05_20/b3933011.htm>Why Taiwan Matters</a>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章,甚至有種欣喜光榮感。從一個外國人、外國媒體的眼光中,閱讀自已的國家、自已國家的科技與產業,而同時是稱贊的態度描述。那種感覺是很特別的。

這篇文章的起頭像是有小說般的鋪陳,「順著台灣的孫逸仙高速公路,在短短的70公里中,從內湖、台北到新竹,你可以看到台灣的高科技的發展與密集」。「裡面有生產 iPod 與 Macs 的ASUSteck (華碩),有全世界最大的......,有「這個星球上」最大的......」*。

裡面甚至有一段提到:
"In Taiwan, people say the U.S. understanding of outsourcing is backward," says Victor Zue, co-director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&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at MIT. "It feels more like the Taiwanese are outsourcing marketing and branding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."
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外包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Infotech100 Taiwan 相關文章:
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technology/content/jun2004/tc20040615_7392_tc058.htm>Taiwan's Info-Tech Triumphs, BusinessWeek, June 15, 2004.</a>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<a href=http://www2.ee.ntu.edu.tw/~b87020/index.htm>李務熙</a>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
Changed By: HP
Change Date: May 30, 2009 04:30PM

讀新聞「全球10大資訊業 臺灣四企業入列」有感
看了這則新聞,著實有一些感觸,但又說不太出來。

雖然 BusinessWeek 這個<a href=http://bwnt.businessweek.com/interactive_reports/it100_2009/index.asp?sortCol=rankid&sortOrder=1&pageNum=1&resultNum=100>排名</a>裡面有著很重的財務考量,也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讓排名有很大的洗牌,不若以往「看起來」那麼有代表性。

我還是覺得是很難得的。

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2005年寫的一篇文章「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magazine/content/05_20/b3933011.htm>Why Taiwan Matters</a>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 2005 年對台灣寫的一篇「封面故事」(International Cover Story)「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magazine/content/05_20/b3933011.htm>Why Taiwan Matters</a>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章,甚至有種欣喜光榮感。從一個外國人、外國媒體的眼光中,閱讀自已的國家、自已國家的科技與產業,而同時是稱贊的態度描述。那種感覺是很特別的。

這篇文章的起頭像是有小說般的鋪陳,「順著台灣的孫逸仙高速公路,在短短的70公里中,從內湖、台北到新竹,你可以看到台灣的高科技的發展與密集」。「裡面有生產 iPod 與 Macs 的ASUSteck (華碩),有全世界最大的......,有「這個星球上」最大的......」*。

裡面甚至有一段提到:
"In Taiwan, people say the U.S. understanding of outsourcing is backward," says Victor Zue, co-dir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
ector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&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at MIT. "It feels more like the Taiwanese are outsourcing marketing and branding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."
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外包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Infotech100 Taiwan 相關文章:
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technology/content/jun2004/tc20040615_7392_tc058.htm>Taiwan's Info-Tech Triumphs, BusinessWeek, June 15, 2004.</a>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<a href=http://www2.ee.ntu.edu.tw/~b87020/index.htm>李務熙</a>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
Changed By: HP
Change Date: May 30, 2009 04:20PM

讀新聞「全球10大資訊業 臺灣四企業入列」有感
看了這則新聞,著實有一些感觸,但又說不太出來。

雖然 BusinessWeek 這個<a href=http://bwnt.business雖然 BusinessWeek 這個<a href=http://bwnt.businessweek.com/interactive_reports/it100_2009/index.asp?sortCol=a/rankid&sortOrder=1&pageNum=1&resultNum=100>排名</a>裡面有著很重的財務考量,也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讓排名有很大的洗牌,不若以往「看起來」那麼有代表性。

我還是覺得是很難得的。

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2005年寫的一篇文章「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magazine/content/05_20/b3933011.htm>Why Taiwan Matters</a>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 2005 年對台灣寫的一篇「封面故事」(International Cover Story)「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magazine/content/05_20/b3933011.htm>Why Taiwan Matters</a>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章,甚至有種欣喜光榮感。從一個外國人、外國媒體的眼光中,閱讀自已的國家、自已國家的科技與產業,而同時是稱贊的態度描述。那種感覺是很特別的。

這篇文章的起頭像是有小說般的鋪陳,「順著台灣的孫逸仙高速公路,在短短的70公里中,從內湖、台北到新竹,你可以看到台灣的高科技的發展與密集」。「裡面有生產 iPod 與 Macs 的ASUSteck (華碩),有全世界最大的......,有「這個星球上」最大的......」*。

裡面甚至有一段提到:
"In Taiwan, people say the U.S. understanding of outsourcing is backward," says Victor Zue, co-dir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ector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&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at MIT. "It feels more like the Taiwanese are outsourcing marketing and branding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."
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外包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Infotech100 Taiwan 相關文章:
<a href=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technology/content/jun2004/tc20040615_7392_tc058.htm>Taiwan's Info-Tech Triumphs, BusinessWeek, June 15, 2004.</a>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<a href=http://www2.ee.ntu.edu.tw/~b87020/index.htm>李務熙</a>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

Original Message

作者: HP
Date: May 30, 2009 04:19PM

讀新聞「全球10大資訊業 臺灣四企業入列」有感
看了這則新聞,著實有一些感觸,但又說不太出來。

雖然 BusinessWeek 這個排名裡面有著很重的財務考量,也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讓排名有很大的洗牌,不若以往「看起來」那麼有代表性。

我還是覺得是很難得的。

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2005年寫的一篇文章「Why Taiwan Matters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我想起了也是 BusinessWeek 在 2005 年對台灣寫的一篇「封面故事」(International Cover Story)「Why Taiwan Matters」。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篇文章,甚至有種欣喜光榮感。從一個外國人、外國媒體的眼光中,閱讀自已的國家、自已國家的科技與產業,而同時是稱贊的態度描述。那種感覺是很特別的。

這篇文章的起頭像是有小說般的鋪陳,「順著台灣的孫逸仙高速公路,在短短的70公里中,從內湖、台北到新竹,你可以看到台灣的高科技的發展與密集」。「裡面有生產 iPod 與 Macs 的ASUSteck (華碩),有全世界最大的......,有「這個星球上」最大的......」*。

裡面甚至有一段提到:
"In Taiwan, people say the U.S. understanding of outsourcing is backward," says Victor Zue, co-dir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ector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&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at MIT. "It feels more like the Taiwanese are outsourcing marketing and branding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."

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「對台灣來說,Outsourcing 的意思和美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,他們認為應該是『反向的』的意思。台灣認為是他們把『行銷和品牌』 外包給了美國和其他國家(而不是美國把生產和製造外包給台灣)。」**


這個說法實在很妙。我們在台灣好像沒有聽過。

不知道這是不是 gustav 長期以來一直在講的「主體性」呢?


我在想,我心中那種說不太出來的感觸,好像剛好和這裡提到的「主體性」有關。

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成就,和對這個成就的榮譽甚至是自豪,卻像是梗在喉嚨裡的話,說不出來。講出不來。甚至也不太知道。

卻要到讀了外國的報導,才彷佛像是有了自我肯定般的感受。


不太能理解,也還是說不太出來。



Infotech100 Taiwan 相關文章:
Taiwan's Info-Tech Triumphs, BusinessWeek, June 15, 2004.

--
*大家可以猜一猜那一家公司是「全世界最大的......」,那一家是「這個星球上最大的......」。還滿有趣的。不過應該滿好猜的。

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**此句是引用自MIT教授 Victor Zue。我記得他是個 AI (人工智慧)方面的大師,我在MIT的同學(李務熙, ppjoey)經常提到他。我記得這位教授的姓的發音好像比較接近「祖依」,e要發音(可能是聽ppjeoy「說」過)。Well, 不過從他的這一句話看來,雖然他是「引述台灣人的話」,不過他好像滿喜歡台灣的。嚕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