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lcome! 登入 註冊
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

Advanced

Change History

Message: 自證(svasamvitti)~絕對的主動覺察

Changed By: gustav
Change Date: April 23, 2014 11:45AM

自證(svasamvitti)~絕對的主動覺察
<img src=https://fbcdn-sphotos-a-a.akamaihd.net/hphotos-ak-ash3/945416_10151547796397978_1208072191_n.jpg width=863>

什麼是「存在」呢?我們透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與意識所察覺到的東西,就是存在的東西。可是,去察覺這一切的那個「覺者」是永遠無法成為透過這些感覺而被覺察的對象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自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
佛教思想相信,人在臨終的那一刻,若覺察到的是恐怖,就會投生恐怖處;想到的若是遺憾,就會投生遺憾處;若想到的是光明,就會投生光明處。總之,若我們只能夠「覺察到」被覺察的東西(一切存有),那麼,我們就只能投生到輪迴之中。佛家的修行目的,是希望能夠時時將心入定於未定,也就是時時覺察於那個「永遠主動的覺察」自身,為的就是,能現世入三昧、或者在大限來臨的那個剎挪,不會因為肉身的習慣,只能著於五感意識的對象,而投生往更不好的境界去。

不管觀念如何,如果有堅定的信仰,覺得死後會有救贖者來救贖,從佛家觀點來看,想念的都是善的,那投生之處也應該是善處。但是,信仰請要夠堅定,能夠面對死亡的壓力時,信仰還堅貞不移(不管是信上帝、耶穌、或者阿彌陀佛、或者某種信念,如自由、正義、真理等等)。

若沒有這種把握,最好還是早一點開始好好熟悉那個絕對主動的覺察者(那個永遠不會被透過五感意識而出現在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東西),也還要減少對於許多負面價值的依賴習慣。(C) gustav 2013/03/27

All rights reserved © gustav
Changed By: gustav
Change Date: December 17, 2013 11:40AM

自證(svasamvitti)~絕對的主動覺察
<img src=https://fbcdn-sphotos-a-a.akamaihd.net/hphotos-ak-ash3/945416_10151547796397978_1208072191_n.jpg width=805>
63>

什麼是「存在」呢?我們透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與意識所察覺到的東西,就是存在的東西。可是,去察覺這一切的那個「覺者」是永遠無法成為透過這些感覺而被覺察的對象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自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
佛教思想相信,人在臨終的那一刻,若覺察到的是恐怖,就會投生恐怖處;想到的若是遺憾,就會投生遺憾處;若想到的是光明,就會投生光明處。總之,若我們只能夠「覺察到」被覺察的東西(一切存有),那麼,我們就只能投生到輪迴之中。佛家的修行目的,是希望能夠時時將心入定於未定,也就是時時覺察於那個「永遠主動的覺察」自身,為的就是,能現世入三昧、或者在大限來臨的那個剎挪,不會因為肉身的習慣,只能著於五感意識的對象,而投生往更不好的境界去。

不管觀念如何,如果有堅定的信仰,覺得死後會有救贖者來救贖,從佛家觀點來看,想念的都是善的,那投生之處也應該是善處。但是,信仰請要夠堅定,能夠面對死亡的壓力時,信仰還堅貞不移(不管是信上帝、耶穌、或者阿彌陀佛、或者某種信念,如自由、正義、真理等等)。

若沒有這種把握,最好還是早一點開始好好熟悉那個絕對主動的覺察者(那個永遠不會被透過五感意識而出現在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東西),也還要減少對於許多負面價值的依賴習慣。(C) gustav 2013/03/27

All rights reserved © gustav
Changed By: gustav
Change Date: December 17, 2013 11:40AM

自證(svasamvitti)~絕對的主動覺察
<div align=center><img src=https://fbcdn-sphotos-a-a.akamaihd.net/hphotos-ak-ash3/945416_10151547796397978_1208072191_n.jpg width=805></div>


什麼是「存在」呢?我們透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與意識所察覺到的東西,就是存在的東西。可是,去察覺這一切的那個「覺者」是永遠無法成為透過這些感覺而被覺察的對象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自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
佛教思想相信,人在臨終的那一刻,若覺察到的是恐怖,就會投生恐怖處;想到的若是遺憾,就會投生遺憾處;若想到的是光明,就會投生光明處。總之,若我們只能夠「覺察到」被覺察的東西(一切存有),那麼,我們就只能投生到輪迴之中。佛家的修行目的,是希望能夠時時將心入定於未定,也就是時時覺察於那個「永遠主動的覺察」自身,為的就是,能現世入三昧、或者在大限來臨的那個剎挪,不會因為肉身的習慣,只能著於五感意識的對象,而投生往更不好的境界去。

不管觀念如何,如果有堅定的信仰,覺得死後會有救贖者來救贖,從佛家觀點來看,想念的都是善的,那投生之處也應該是善處。但是,信仰請要夠堅定,能夠面對死亡的壓力時,信仰還堅貞不移(不管是信上帝、耶穌、或者阿彌陀佛、或者某種信念,如自由、正義、真理等等)。

若沒有這種把握,最好還是早一點開始好好熟悉那個絕對主動的覺察者(那個永遠不會被透過五感意識而出現在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東西),也還要減少對於許多負面價值的依賴習慣。(C) gustav 2013/03/27

All rights reserved © gustav
Changed By: gustav
Change Date: December 17, 2013 11:38AM

自證(svasamvitti)~絕對的主動覺察
<div align=center><img src=https://fbcdn-sphotos-a-a.akamaihd.net/hphotos-ak-ash3/945416_10151547796397978_1208072191_n.jpg width=805></div>

什麼是「存在」呢?我們透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與意識所察覺到的東西,就是存在的東西。可是,去察覺這一切的那個「覺者」是永遠無法成為透過這些感覺而被覺察的對象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自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
佛教思想相信,人在臨終的那一刻,若覺察到的是恐怖,就會投生恐怖處;想到的若是遺憾,就會投生遺憾處;若想到的是光明,就會投生光明處。總之,若我們只能夠「覺察到」被覺察的東西(一切存有),那麼,我們就只能投生到輪迴之中。佛家的修行目的,是希望能夠時時將心入定於未定,也就是時時覺察於那個「永遠主動的覺察」自身,為的就是,能現世入三昧、或者在大限來臨的那個剎挪,不會因為肉身的習慣,只能著於五感意識的對象,而投生往更不好的境界去。

不管觀念如何,如果有堅定的信仰,覺得死後會有救贖者來救贖,從佛家觀點來看,想念的都是善的,那投生之處也應該是善處。但是,信仰請要夠堅定,能夠面對死亡的壓力時,信仰還堅貞不移(不管是信上帝、耶穌、或者阿彌陀佛、或者某種信念,如自由、正義、真理等等)。

若沒有這種把握,最好還是早一點開始好好熟悉那個絕對主動的覺察者(那個永遠不會被透過五感意識而出現在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東西),也還要減少對於許多負面價值的依賴習慣。(C) gustav 2013/03/27

All rights reserved © gustav
Changed By: gustav
Change Date: March 27, 2013 11:28PM

自證(svasamvitti)~絕對的主動覺察
什麼是「存在」呢?我們透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與意識所察覺到的東西,就是存在的東西。可是,去察覺這一切的那個「覺者」是永遠無法成為透過這些感覺而被覺察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的對象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自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
佛教思想相信,人在臨終的那一刻,若覺察到的是恐怖,就會投生恐怖處;想到的若是遺憾,就會投生遺憾處;若想到的是光明,就會投生光明處。總之,若我們只能夠「覺察到」被覺察的東西(一切存有),那麼,我們就只能投生到輪迴之中。佛家的修行目的,是希望能夠時時將心入定於未定,也就是時時覺察於那個「永遠主動的覺察」自身,為的就是,能現世入三昧、或者在大限來臨的那個剎挪,不會因為肉身的習慣,只能著於五感意識的對象,而投生往更不好的境界去。

不管觀念如何,如果有堅定的信仰,覺得死後會有救贖者來救贖,從佛家觀點來看,想念的都是善的,那投生之處也應該是善處。但是,信仰請要夠堅定,能夠面對死亡的壓力時,信仰還堅貞不移(不管是信上帝、耶穌、或者阿彌陀佛、或者某種信念,如自由、正義、真理等等)。

若沒有這種把握,最好還是早一點開始好好熟悉那個絕對主動的覺察者(那個永遠不會被透過五感意識而出現在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東西),也還要減少對於許多負面價值的依賴習慣。(C) gustav 2013/03/27

All rights reserved © gustav
Changed By: gustav
Change Date: March 27, 2013 05:55PM

自證(svasamvitti)~絕對的主動覺察
什麼是「存在」呢?我們透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與意識所察覺到的東西,就是存在的東西。可是,去察覺這一切的那個「覺者」是永遠無法成為透過這些感覺而被覺察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的對象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自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
佛教思想相信,人在臨終的那一刻,若覺察到的是恐怖,就會投生恐怖處;想到的若是遺憾,就會投生遺憾處;若想到的是光明,就會投生光明處。總之,若我們只能夠「覺察到」被覺察的東西(一切存有),那麼,我們就只能投生到輪迴之中。佛家的修行目的,是希望能夠時時將心入定於未定,也就是時時覺察於那個「永遠主動的覺察」自身,為的就是,能現世入三昧、或者在大限來臨的那個剎挪,不會因為肉身的習慣,只能著於五感意識的對象,而投生往更不好的境界去。

不管觀念如何,如果有堅定的信仰,覺得死後會有救贖者來救贖,從佛家觀點來看,想念的都是善的,那投生之處也應該是善處。但是,信仰請要夠堅定,能夠面對死若沒有這種把握,最好還是好好熟悉那個絕對主動的覺察者(那個永遠不會被透過五感意識而出現在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東西),也還要減少對於許多負面價值的依賴習慣。(C) gustav 2013/03/27亡的壓力時,信仰還堅貞不移(不管是信上帝、耶穌、或者阿彌陀佛、或者某種信念,如自由、正義、真理等等)。

若沒有這種把握,最好還是早一點開始好好熟悉那個絕對主動的覺察者(那個永遠不會被透過五感意識而出現在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東西),也還要減少對於許多負面價值的依賴習慣。(C) gustav 2013/03/27

All rights reserved © gustav

Original Message

作者: gustav
Date: March 27, 2013 05:46PM

自證(svasamvitti)~絕對的主動覺察
什麼是「存在」呢?我們透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與意識所察覺到的東西,就是存在的東西。可是,去察覺這一切的那個「覺者」是永遠無法成為透過這些感覺而被覺察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的對象,那是一種「直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自覺」,只能「主動覺察」,不能「被覺察」。

佛教思想相信,人在臨終的那一刻,若覺察到的是恐怖,就會投生恐怖處;想到的若是遺憾,就會投生遺憾處;若想到的是光明,就會投生光明處。總之,若我們只能夠「覺察到」被覺察的東西(一切存有),那麼,我們就只能投生到輪迴之中。佛家的修行目的,是希望能夠時時將心入定於未定,也就是時時覺察於那個「永遠主動的覺察」自身,為的就是,能現世入三昧、或者在大限來臨的那個剎挪,不會因為肉身的習慣,只能著於五感意識的對象,而投生往更不好的境界去。

不管觀念如何,如果有堅定的信仰,覺得死後會有救贖者來救贖,從佛家觀點來看,想念的都是善的,那投生之處也應該是善處。但是,信仰請要夠堅定,能夠面對死若沒有這種把握,最好還是好好熟悉那個絕對主動的覺察者(那個永遠不會被透過五感意識而出現在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東西),也還要減少對於許多負面價值的依賴習慣。(C) gustav 2013/03/27亡的壓力時,信仰還堅貞不移(不管是信上帝、耶穌、或者阿彌陀佛、或者某種信念,如自由、正義、真理等等)。

若沒有這種把握,最好還是早一點開始好好熟悉那個絕對主動的覺察者(那個永遠不會被透過五感意識而出現在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東西),也還要減少對於許多負面價值的依賴習慣。(C) gustav 2013/03/27

All rights reserved © gustav